|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场主体信息公开

省政府国资委关于印发2022年支持“万人助万企”若干措施的通知

来源:省政府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2-04-11

各省管企业:

  为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部署,将助企活动作为长久之策,常态化推进、纵深化实施,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好“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支持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省管企业“三个一批”活动开展,在国资系统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支持科技创新。指导企业编制和落实年度科研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强化创新考核激励,在计算经济效益指标时,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

  三、促进数字化转型。推动省管企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工作,指导省管企业加快落实《河南省国资国企数智赋能三年行动计划》,搭建国资国企全系统的智能化国资监管平台和“国资云”的融合架构,实施“上云用数赋智”,明确省管企业数字化重大项目建设方向,全面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支持小升规。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聚合起来,共同做大做强产业链,支持省管企业成为“链长”“群主”企业,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产业链组织者引领者作用。支持省管企业重点子企业外引内育、提质升级,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加快实现“升规入统”。

  五、打造新型国资基金系。对标先进省份,紧密围绕“十大战略”,充分利用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研究组建创投集团,布局新兴产业创投基金集群,提升基金市场化运营水平,发挥基金引资引产引智作用,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发展。

  六、优化融资环境。贯通政银企,加强合作对接,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融资保障。联合省地方金融局开展国有企业专项银企对接,助力企业扩展融资渠道。

  七、剥离“两非”“两资”。支持省管企业清退处置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盘活闲置土地,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做优主业实业,推动国有资本“腾笼换鸟”。

  八、支持央地合作。坚持全面合作和重点突破并重,引总部和引项目并重,推动央企总部、区域总部、重要子公司落户河南,鼓励省管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寻求战略合作。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中央企业、省管企业和地市企业合作对接活动,实现企业之间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九、促进初级产品稳定保供。支持省管企业带头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鼓励省管企业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保障全省煤炭、化工产品等稳定供应,主动对接全省种业“六大行动”和酒业奶业药业发展,在育种攻关和农产品加工、仓储、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大投入,为稳定粮食等初级产品生产供应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

  十、优化监管服务。重塑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转变监管方式,实施清单式管理,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强化协同监管,构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作新格局。持续推进战略重组,加强战略引领,深化企业资本运作,规范基础管理,“一企一策”明确企业考核指标,完成省管企业年度业绩考核和任期激励兑付。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省管企业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推行员工公开招聘、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引才费用全额列入经营成本。支持省管企业推进中层管理人员“四制”改革,由市场评价贡献、以贡献决定报酬。鼓励采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应用度。积极与省委组织部沟通,着力打造内部外部后备人才库,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

  十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对省管企业面临的历史遗留、瓶颈制约、痛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摸排梳理,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属于省政府国资委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明确责任处室、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超出省政府国资委职责范围的事项,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研究解决。


                                                                                                                                                                    2022年4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