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政府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在省委依法治省办、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按照《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河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河南省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要求,扎实推进国资监管法治机构和法治国企建设,不断提升依法监管和依法治企能力,法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严格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切实履行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动国资国企法治建设。
(一)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省政府国资委党委“第一议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导落实国资国企法治工作的首要任务。2024年组织开展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司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
(二)加强对国资监管法规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谋划推进国资监管顶层制度设计,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组织召开党委会议、委务会议,专题审议年度党委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重要制度文件等。组织召开党委会议、委务会议,专题审议年度党委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重要制度文件等。统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明确工作部署安排。
(三)强化对法治机构和法治国企建设的部署推动。研究制定《省政府国资委2024年度依法行政和国资监管法治机构建设工作台账》,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依法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明确法治机构建设重点任务,做到法治建设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督促。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健全重大决策法律审核机制,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党委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把关。持续推进法治国企建设重点任务,指导推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二、2024年法治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行权履职。一是持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监管体制,推动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印发《省政府国资委监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切实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梳理履职事项,细化省管企业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省管企业党的建设职责,归纳为具体权责事项,印发《省政府国资委权力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二是注重运用法治化方式行权履职。指导企业规范章程内容,强化章程约束,审核批复企业章程。依法规范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按照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深入推进子企业董事会建设,企业运行规范性不断提升。积极履行股权多元化省管企业股东职责。三是进一步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推动健全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贯通协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围绕重大投资、内控体系建设(含公司治理)等6项内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等2个重点领域开展“1+6+2”监督,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深入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及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向企业移交问题线索183条,印发提示函20份、通报1份,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四是加快推进智能化监管。在国资国企系统树牢“无平台不监管”理念,实施穿透式监管“三步走”战略,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国资监管向数字监管、智慧监管转变,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切实提高监管效能。五是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扎实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聘任两家律师事务所为常年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进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合法合规。六是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研究制定《河南省省管企业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试行)》,为省管企业开展信访工作提供法治化遵循。做好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信访稳定工作,实现了重大敏感时期没有发生来自国资国企的信访干扰。我委全年无涉法涉诉案件。
(二)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严格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加强研究论证和征求意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二是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和涉及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的法律论证把关,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审核文件15件、委机关对外协议8件、涉企业改革发展事项10余件,依法保障国资国企的合法权益。三是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积极支持和配合审计工作,全面提供资料、主动说明情况,对审计反馈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认真加以整改。对审计反映的涉及省管企业的问题,及时督促指导企业整改。四是切实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围绕国资国企职能和群众关切,按照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信息3936条、政务微信发布信息1414条、政务微博发布信息1.06万条,发布政策解读材料7条。做好新制定规范性文件公开发布解读工作,先后解读发布了《河南省省管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省管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优质高效完成依申请公开工作,按期办结5件信息公开申请。
(四)深入推进依法治企。一是抓关键少数,推进省管企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得到落实。督促省管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用法,将法治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共同推进,并把法治建设情况纳入省管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增强了法治建设的制度约束。二是抓重要环节,深化企业依法合规管理。全面推进省管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分批次召开省管企业法治合规工作座谈,印发《河南省省管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明确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分批次推进省管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合规工作培训班,提升合规管理能力。成立法治合规工作协作组,推动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共同促进。制定《省管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台账》,全面掌握企业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予以监督指导。2024年省管企业总法律顾问(兼任首席合规官)配备率达到80%以上,4家省管企业通过合规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三是抓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指导省管企业集团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和改革政策要求,修订公司章程,在加强党的领导、发挥董事会作用、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集团管控、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整章建制,确保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抓队伍建设,完善企业法治工作组织体系。始终把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推进企业法治建设的重要位置,督促企业全面落实总法律顾问制度,设立独立的法律事务机构,完善法治工作组织体系。五是抓案件管理。印发《省管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加强案件管理制度建设。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妥善化解企业法律纠纷,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五)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健全日常学法机制。落实《国资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各党支部学习重要内容。二是突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坚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宪法、公司法、民法典和国资监管法规制度文件作为法治宣传教育重要内容。三是扎实开展法治专题培训。突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坚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司法、宪法和国资监管法规制度文件作为法治宣传教育重要内容,扎实开展法治专题培训7期。四是加大普法力度。持续提升“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效能,将法治学习融入日常。推动企业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在企业营造浓厚学法氛围。积极组织国资国企“宪法宣传周”活动,联合省司法厅在国家宪法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不仅是省政府国资委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国有企业法治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由之路。面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国资国企法治工作依然存在短板和问题,亟待巩固和提升,国资国企系统工作人员法治意识需进一步提升,企业法治合规体系建设尚不健全,尚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2025年,省政府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权履职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二是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做好规范性文件计划编制和执行,做好立改废释工作。三是持续深化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总结梳理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优势,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四是深入推进省管企业法治建设,指导企业严格遵守公司法规定,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进一步加强企业合规建设,持续强化案件管理。五是持续加强出资人监督,强化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加大案件查办和警示力度,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