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首页 > 国企动态

跑出“加速度” 书写“新”篇章 ——平煤神马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板块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平煤神马集团 发布时间:2021-04-01

  3月30日,记者从平煤锂电公司了解到,搭载着该公司生产的电池包的电动重卡,前段时间在场地进行了试跑。试跑结果显示,电池包运行情况良好,电动重卡运行成本低于油车重卡。

  作为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之一,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始终坚持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布局、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集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年以来,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板块蹄疾步稳,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努力书写“新”篇章。

  开阔思路,以长远眼光构建“新”发展格局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普通到高端,是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板块最真实的写照。建成国内最具发展活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蓝图也越来越清晰。

  目前,开封平煤新型炭材料科技公司是我国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较多、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石墨电极企业。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克服光伏电池片在光伏产业中加工难度较大、生产过程较难控制的难题,成为行业内质量好、成本低的电池片供应商。平煤锂电公司依靠集团产业链优势,与中国铁塔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关系,发力储能领域。

  1月10日,河南平煤淅川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的碳化硅陶瓷热交换管生产线开始试车生产。经过联调联试、产品质量分析等环节,3月份,碳化硅陶瓷热交换管进入市场销售,预计3月份产量10吨以上,月销售额约250万元。

  这是集团的又一“智举”。依托当地的电价优势,集团积极与淅川县展开合作,组建河南平煤淅川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生产在医药、冶金、化工处理等行业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碳化硅陶瓷热交换管。

  “该公司筹划安装4条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建设年产能达到200吨全国最大的碳化硅陶瓷热交换管生产基地。这样既可快速扩大碳化硅陶瓷热交换管的产能,又可依托淅川县电力成本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符合集团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战略规划。”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锂电池需求的不断增长,集团加快了锂电池项目建设的步伐,在平煤锂电公司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平煤阳光年产1.5GWh锂电池项目建设,确保早建成、早见效,增强发展后劲。

  “下一步,我们将综合行业现状和公司发展实际,聚焦动力电池生产、销售等重点工作,抢抓当前良好市场机遇期,在稳产、稳质、稳市场上下功夫,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作贡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为先,以产品优势占领高端市场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依托光伏、负极材料与电池、炭素与特种石墨三大产业,坚定走科技创新引领之路。

  按照集团科技创新“六个一批”的工作思路,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坚定科技创新信心和决心,今年将着力推动以下工作:抓好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持续推进优化硅碳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科研项目,持续加快高性能碳材料全流程实验室建设;积极推动石墨双极板、石墨烯导热膜、煤焦油化学品分离提纯、区熔级多晶硅等硅碳产业技术研发工作;落实好中间相焦、负极材料、储能电池、硅碳负极等项目研发。

  河南硅烷科技发展公司积极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根据集团对其的共享孵化型企业定位,该公司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项目推进”为首要任务,加强与技术提供方及同类企业、相关企业的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据公开信息显示,近日,河南硅烷科技发展公司高纯硅烷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区熔级多晶硅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完成取样分析。根据第三方权威的样品分析检测报告和该公司研发项目组评估,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研发预期指标。为开展区熔级多晶硅产品的工业测试,该公司已着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该板块各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道路,聚焦市场紧俏产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对负极材料、锂电池、光伏产业等硅碳产业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究,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快,稍慢一步,就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作为集团大规模涉足光伏行业的先行军,按照集团确立的“有选择引进、有重点突破、有目标赶超”的原则,探索走出了一条由借智引力到创智蓄力的技术创新发展道路。目前,该公司已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科院建立合作关系,陆续成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平煤隆基合作实验室、河南省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众人划桨开大船。依托集团的产业链优势,该板块各单位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围绕上下游产品的需求,不断调整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同频共振,进一步完善了负极原材料—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储能业务产业链条,实现了集团内部产业协同。

  为了给平煤锂电公司生产的电池包“赋能”,易成新能公司就根据平煤锂电公司产品所需的产品粒度、首冲效率、放电容量等重要指标,倒推工艺流程、过程指标,满足产品需要。

  招才引智,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面对起步晚、人才不足等现状,该板块各单位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以硅碳产业发展为重心,积极推动招才引智工作,坚持内部“挖智”与外部“招才”相结合,引才育才并重,补齐人才短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汇聚“新”发展优势。

  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建立了评聘首席技术专家、首席业务专家制,健全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奖励办法、技术人才梯队培养计划等,不仅以待遇留人,还以制度留人。目前,该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最初的百余人壮大至近500人,结构层次日趋合理。

  3月份以来,平煤锂电公司多次举办管理水平提升专业讲座。“近期,执行总裁曾庆成主讲的管理水平提升专题,介绍了企业管理中的几种重要理念,对我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下一步,我也会继续学习相关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该公司动力辅助车间资深主管晋茂林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